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

零敲細打光與影 消失的主體

文/曾福全
圖/曾福全


《消失的主體-陶亞倫個展》從今年九月七日起在非常廟藝文空間展覽,一共展出五件大型作品,創造一場主體與自我消失的旅行,讓光與影共同創造看不見的你。

人生當中,到底有哪些事情是真實的,哪些事情又是虛幻的呢?這個問題恐怕沒有答案,只有自己的意識能夠去選擇,只是看來科學無比的光與影,透過眼睛的生物性傳導也在大腦當中失真,我究竟是甚麼?有別於其他客體的原因在哪裡?對於觀看與凝視總是帶有一種被規訓後的眼光,我們已經沒辦法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世界了,只能透過他人的教誨而了解世界。



當主體性在不斷的生活養成之後,我們已經成為規範的一部分自我,意識在這邊似乎已經消失,人們的靈魂出走,一切都是虛妄,無法言說與表達,意識透過險象的展現只是一種直覺式傳遞,真實只不過是人們偶然的相遇,無法捕捉與追尋,因此凡是有相皆是虛妄。

工具理性的生活滲透了生活的各個層面,使得我們自主性受到縮限,自我的反思或許已經開始運作,試圖理解自己形成的本身所擁有的問題,只是藉著反思邏輯所帶來的結果,卻只是另外一場滲透的自我殖民,似乎逃脫不了既有框架的影響,真正的去懷疑事情,因為失去了靈魂與自主後的人生,擁有的是上癮與無助,看不見真實的自我,投射在螢幕上的全像,也開始變化,而無法看清真實。



全景敞視分解了看/被看的一體性,我們在環當中撕裂自己,希望能看見一切,但終究我們就如同在環的邊緣上,始終只能看見些微片段的殘影,無法得到全貌。當代社會就是一個隱蔽的場合,彼此監視著彼此,同時也開始自我監控,將自己的肉體與心靈不斷的自我控制,進行有系統的訓練,零敲細打,最終成為了我們。


與其說我們擁有實相,不如換個方式說明,實相就如同光影一般的短暫存有,卻不能持續,那種偶然的意識乍現,恐怕才是我們最真實的自我,而這種乍現,恐怕只能出現在夢裡,一種對於自由的渴望,在這裡被實踐。

述說的或許還不足以詮釋眼前的一切,只消透過隻字片語試圖理解一個被創造了的有意義的場,進行一場自我的對話。